为孩子的进步而欣喜,为孩子的抗拒而生气;为自己的耐心而自豪,为自己的失控而懊悔。幸福、气愤、焦虑、无助、自责......如何自我调控情绪,做个坚强、自信、乐观的好榜样?面对无数的疑问,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 - - - - - - - - - - 欣妈心语

2009-07-28

一本让人信服的好书

cover-ch small cover-en small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老公的实验室见到了这本书,《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第一感觉:书名又长又有点绕嘴。粗略地翻了一下,好像不错。后来到Amazon.ca上搜索了一下,果然,好评如潮。

“这本书会让成人俯下身和孩子一样,然后把孩子上升到成人的水平,一旦成功,这种快乐的交流平台就能真正创造家庭的和睦。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操作性强,非常睿智,思路清晰,法伯和玛兹丽施所设计的方法是如此地有逻辑,以致读着读着就会爆炸般地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美国《家庭》杂志Family Journal

一本和孩子有效沟通的超级指导,作者清晰简洁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使做家长变得更高效和更快乐。 ——美国幼儿协会前主席:罗伯特 M.赫文瑞奇

这本书太可爱了!法伯和玛兹丽施给读者提供了一种魔幻般的机会,让父母们能在行动中看清自己,并且在犯那种可能是毁灭性的错误之前就预先修正自己的行为。 ——《母性的选择》作者:西尔维亚·费德马


无论我走到哪,我都向人们推荐《如何说…》这本书,它真正地释放了父母,释放了孩子。 ——Nathaniel Branden 《自尊心理学》的作者”①

又心怀崇敬地了解了一下两位作者,也是不同凡响。我最佩服有能力把母亲和事业这两个角色融合,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仍热心帮助其他人的女性。

“阿戴尔·费伯(Adele Faber)与伊莱恩·梅兹立希(Elaine Mazlish)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她们的第一本书《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荣获了“克里斯托弗奖”,借以表彰她们在“肯定人类精神最高价值方面的文学成就”。她们接下来出版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及《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兄弟姐妹勿相斗》,现已销售300多万册,并被译成20多种文字。

两位作者曾求学于前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穆·吉诺特博士(Dr.Haim Ginott),并创建了纽约市社会研究新校和长岛大学家庭生活研究所。这本书就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如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②

既然书这么好,作者也如此实力,不多说,马上买回来。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先来看看目录: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第7章 融会贯通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书中提供给家长们经验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学这些技巧;给父母一个机会,让他们(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实践,同时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书中还配上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可以看一眼漫画就能很快复习一遍。”②

读第一遍的时候,看到孩子曾经有过的或以后可能有的类似案例,就想一口气看完,把那些好办法全“吞”进去,“没错,我家妮妮有时就是这样,怎么办呢?”“哦,这个案例也很好,看看是怎么处理的。” 结果,消化不良。翻倒最后一页时,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似的。

今天又把书拿出来,准备重新开始。这次可要细嚼慢咽了,而且准备做些读书笔记,一来便于复习,二来希望能和妈妈们探讨。

参考文章:

http://www.amazon.ca/How-Talk-Kids-Will-Listen/dp/0380570009/ref=sr_1_2?ie=UTF8&s=books&qid=1248811194&sr=8-2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qid=1248756571&ref=SR&sr=13-1&uid=478-5744621-1505124&prodid=bkbk742219

阅读全文...

2009-07-25

妞妞的最爱

妞妞有两个最爱。

一个是打电话。只要拿到带钮的东西,遥控器啦、电子词典啦、甚至是有很多突起的积木板啦,马上贴到胖脸蛋上,一通“喂,喂,喂”。如果见到了真的电话,更是势在必“夺”。

无论妞妞身在何处,只要听到有人在打电话,就立刻飞奔而来,跺着双脚,挥动双手,嘴里一个劲地喊着“妹打电话,妹要说话”。可是等真的拿到了话筒,就不知所云了,一个劲儿地喊“爸爸 ”(最多的是打给爸爸的电话)。

今天下午姐姐给爸爸打电话,妞妞又飞奔而来了。一拿到话筒,马上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准备趁机教两句打电话的习惯用语,诸如 “爸爸吗”,“我是妞妞”之类。

可是妞妞并没有象平时那样爸爸个不停,而是真的和爸爸打起了电话。“嗯”,“有”,"吃了”,"饼干”...话虽不多,表情却很专注。难怪有人说小孩的成长是跳跃式的。看来我家又有女初长成了。


妞妞的另一个最爱是打肥皂。只要有机会站到水池前,就不停地嚷着“妹要打肥皂”。一旦肥皂到手,就双手合拢,慢慢地转肥皂,一圈又一圈。

如果不加干涉,她可以安安静静地玩很久,直到两只小手上粘了白白厚厚的一层,肥皂却瘦了一大圈。如果告诉她“够多了”,她就紧紧攥住肥皂,嘴里不断重复“妹不打够”。

今天吃完饭去洗手,一站到凳子上就伸手要肥皂,妈妈说“今天只有米粒,不用打肥皂”,本以为妞妞会用“打一下儿”来争取,她却抬起头,很认真地说“妹吃大肉,手有油,要用肥皂”。

妈妈还没来得及反应,妞妞就已经得意地玩起了肥皂。唉,我家又有女不好糊弄了。

Technorati 标签: ,,,,
阅读全文...

2009-07-21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今天读了张晓风的一篇文章,很是感动。读的时候,心里一直揪着。为人父母的,哪个没有过这种焦虑和担心呢?妮妮很快就要去学前班了,从没去过幼儿园的她能很快适应吗?那些粗鲁的小孩会不会欺负她呢?

记得张艾嘉的歌《爱的代价》中有这样一句: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怀着担心,送孩子出门吧!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张晓风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 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已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归还期限的。


他欢然的走出长巷,很听话的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人怔怔地望着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的告诉全城的人,今天早晨,我交给他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规矩沿着人行横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的回来!


我不曾迁移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 ——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Technorati 标签: ,,,,

阅读全文...

2009-07-10

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昨晚没睡好,总想着白天看过的文章,心里很是不安。
那是一些催人泪下的文章,是一位妈妈写给他丢失的儿子的。迅迅是一个4岁的男孩,2008年10月11日和妈妈去市场时,不慎在玩具店被拐走。迅迅的妈妈和家人每天出去寻找,也寻求了社会帮助,至今仍没有结果。

网上很多人都热心关注,也都帮着留意。呼吁那些有能力搞出“人肉搜索”的网络大侠们,也帮着建一个“被拐儿童搜索”。比起那些当官人的背景,老百姓更关心自己的孩子。
以前给妮妮读过一本图画书《小毛驴变石头》。书中的小毛驴发现了一块魔法石,一不小心把自己变成了石头。他的爸爸妈妈很伤心。过了很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毛驴又变回了自己。一家人又高兴地生活在一起了。
真希望能有这样一块魔法石,把迅迅也变回家。为那些被迫离开了父母的孩子祈祷!
除了同情、心痛、气愤、关注之外,更让我难以入睡的,是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如果有一天,她们从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真不知道自己能否面对。
在中国,孩子丢了,大部分是被拐卖了;在国外,孩子丢了,大部分最后找到了尸体。两种情况,同样不能被接受。只有担心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行动起来,尽可能地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也许我们不能制止别人犯罪,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保护自己。这比做一个会保护的父母更为重要。
1. 不和陌生人讲话。这是国外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一项。
刚到加拿大时,觉得当地的孩子不太懂礼貌。住在同一楼层,见面从不打招呼,甚至都不抬头。后来明白了,在孩子学会判断是非善恶之前,还是让孩子远离陌生人为好。
2. 万一发生走失,比如在公共场合或乘坐拥挤的电梯时,一定要教会孩子在原地等待,千万不要跟别人走(即使是认识人)。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更着急,一定会来找你。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就找不到了。除了爸爸妈妈,不管是谁,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能离开。否则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现在被认识人骗走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
3. 从上幼儿园起,就教会孩子说“不”,尤其是当有人接触孩子的身体时。国外的幼儿教育中也比较注意这一点。
有一次,在公车上遇见一个熟人带着女儿。那个小姑娘很可爱,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我一边很高兴地回应"你好“,一边轻轻握了一下她的小手。小姑娘马上严肃地用英文对我说“No friend on bus.”(意思是在公车上没有朋友)那位熟人马上解释说这是幼儿园老师教的。
仔细想想,不但没有觉得小姑娘不礼貌,反而为那位熟人庆幸,庆幸她的女儿已经学会了保护自己。
也有考虑送妮妮去学跆拳道,用以防身。等妞妞大一些,也要去学。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固然重要,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点击进入迅迅母亲的网易博客
阅读全文...

2009-07-05

你的家居是否有潜在危险

在加拿大,每年有18,000起紧急上门救护事件与孩子使用用品受伤有关。

不易察觉的危险:

0~4 岁孩子的主要危险:从家具上摔下来。1990~2007年,共发生5403起从双人床上摔下受伤的案例。

5~9 岁孩子的主要危险:被倒塌的家具砸伤。1990~2007年,每年发生9000起因倒塌的家具或大电器而受伤的案例。

如何保持家具安全:

1. 从孩子的角度观察家居布置,并设想一下孩子可能会以何种不同方式使用它们。

2. 购买家居物品时,考虑是否适合孩子,是否有潜在危险。检查尺寸、表面、是否容易被折起… 并记得把所有的绳、带拿掉。孩子越小,东西应该越大。

3. 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并及时了解已经被召回的产品。

加拿大儿童安全机构SKC的总裁Pamela Fuselli说:“孩子们更容易受到家居用品的伤害,因为他们不按照常规操作的方式使用它们。”

Technorati 标签: ,,,
阅读全文...

2009-07-01

更有效

妮妮的病有所好转,不发烧了,但嗓子还很疼。止疼的大老鼠没用多久,就被遣送回玩具箱了。今天,妮妮自己发现了一个更有效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妮妮嗓子肿,
疼得嗷嗷叫。
饭也吃不好,
觉也睡不着,
只想妈妈抱。

冰激凌蛋筒到,
妮妮不再哭闹。
自己坐上椅子,
一口接一口咬,
很快都吃掉。

擦擦嘴下地,
又开始嗷嗷叫。
妈妈说吃药,
妮妮把头摇,
说蛋筒更有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