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进步而欣喜,为孩子的抗拒而生气;为自己的耐心而自豪,为自己的失控而懊悔。幸福、气愤、焦虑、无助、自责......如何自我调控情绪,做个坚强、自信、乐观的好榜样?面对无数的疑问,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 - - - - - - - - - - 欣妈心语

2010-05-30

看过多电视可能造成语言迟缓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看过多电视会大幅度减少与父母之间的言语互动。

主导这项研究的华盛顿大学的DimitriA. Christakis 博士认为,看着电视会使人较少说话,也较少听别人说话。研究还指出,成年人说话的字数一般是每小时941个字,而看电视时则只有170个字。

这些发现也使人们对儿童DVD和电影制造商所宣称的“这些产品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提出了质疑,因为和"真人”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华盛顿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Patricia Kuhl认为,有人在旁边时,孩子比较兴奋,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动作和语言上;孩子看电视时,却只是被电视中的图像、声音所吸引,很难吸收将语言和内容。自然的学习环境、看书、和父母说话等真实互动才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对于很多父母必须作饭,而又不想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看不停,Christakis 博士建议,可以把宝宝放在厨房地板上,给她一个平底锅或一把勺子玩,这比让孩子看电视会好很多。
阅读全文...

2010-05-26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转帖)

汪培珽 摘自《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看看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掏心掏肺、照顾有加,接送孩子学才艺、补功课,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种种作为的本意都离不了一个「爱」字;但是除了「爱」以外,父母最想要给孩子的是什么呢?是不是父母对孩子有着更深切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养成理想的人格特质与能力,以开创更美好顺遂的人生?而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父母朝这样的目标迈进。

「好品格」已经是这个世纪的教养领域里最重要的显学。它的涵义铺天盖地,从人格养成-诚实、尊重、乐观、同情心、自信、谦虚、知足、热忱、耐心、勇敢..;到人生态度-守规矩、有礼貌、友爱、分享、同理心、认真、关怀、感恩、负责任…,这些特质不仅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立足于社会的基石,也是让孩子拥有快乐人生的坚实支柱。

对于学龄前正处于似懂非懂年纪的孩子,好品格要怎么教?为什么兄弟姊妹要相亲相爱?为什么玩具要轮流跟别人玩?为什么不可以随便批评别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早起上学?父母当然可以用「说道理」的方式,慢慢说给孩子听。但是「说道理」要看时间、看场合、看孩子的心情,还要看父母有没有说道理的天份。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呢?-费尽力气、肠枯思竭地对孩子解释完了一个道理,只见孩子还是两眼发直、表情疑惑;别说是孩子听不懂了,你自己可能也觉得逻辑不通呢!

或者,若真要和孩子来上这么一大段对话,父母可能也要惭愧地承认,自己不是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力气这么做。几位双薪家庭的朋友也表示,能顾好孩子的三餐、加上打理生活起居,已属尽责,哪还有力气和孩子慢慢说每件事情的道理呢!当孩子顽皮的时候能忍住不发脾气,就已经算是很厉害啰。

道理不好说,但孩子不能不教啊。那好品格要怎么教呢?其实,不用说大道理,只要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就好。我也想不到任何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会比念故事书更好用。书中自有好品格。
阅读全文...

2010-05-21

故事书中的大能力(转帖)

汪培珽 摘自《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自己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不是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很需要的一种能力吗?有愈来愈多定名为「如何培养孩子的大能力」、「小小孩大能力」之类的书籍出版,也吸引了不少父母的目光;而所谓的「大能力」,则意指考试是否名列前茅、日常生活能否自理之外的其他能力,举凡想像力、思考力、观察力、推理逻辑能力、机智反应..等都在此列。

如果孩子的好品格能够透过「说故事」而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孩子,那么故事书是否也能启发孩子去发展抽象的「大能力」呢?

*想像力
故事书里的插图,只是内容大纲的展现,而文字描写的细节场景,就要靠孩子自己去想像。而且绘图虽然是静止的,但透过文字的朗读,在孩子脑袋中的画面,则会有如电影般是不断活动、流转的。加上孩子自我想像力的发挥,他们每次构思的画面,都可以有所变化、永远不会相同。

推荐书目:《小真的长头发》、《卡夫卡变虫记》、《哈拉老爹说故事》

*思考力
基本上,儿童故事是由「为什么」组成的,即使是平铺直叙的文字,对孩子小小的心灵来说,也可能充满新奇疑问-「三只小猪为什么长大以后要搬出去自己住?」「小红帽从大野狼的肚子里出来,为什么还是活的?」孩子的好奇程度,超乎大人的想像,而故事书里的「为什么」,正好满足了孩子热爱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也给了孩子更多思考的机会。有时候,故事书只是父母与子女交互的媒介,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或许已超出父母马上能解释的知识范围,但这一来一往的讨论,更能激发孩子的思考潜能。

推荐书目:《哈利的花毛衣》、《想生金蛋的母鸡》、《小猫逗公鸡》

*观察力
故事书的绘图简单时,可以训练孩子的想像力;绘图复杂时,则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而且,透过一次又一次重复地阅读,孩子对绘本的观察力也会愈来愈仔细,甚至能够发现绘图中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往往当念故事书的大人都已经被复杂的情节弄得晕头转向时,孩子却可以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没有一点混淆。故事中的角色如果太多,孩子则会透过观察衣着、造型等,去自行比对前后出现的人物。有时当故事已接近尾声,孩子便会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要求翻到书的前面部分,去印证他们之前对故事的疑问。

推荐书目:《巫婆与黑猫》、《家》、《贝克的纽约》

*逻辑推理能力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儿童书店里那些还不会读字、只是靠着绘图,就能一本书接一本书看了起来的孩子们;他们是根据绘图中的前因后果,再加上自己的逻辑推论,而完成「读书」的动作。这就像是「看图说故事」,看的图愈多、说的故事愈广,逻辑推理的能力自然就更得以发展。

推荐书目:《爷爷一定有办法》、《三只小狼和大坏猪》、《公主的月亮》

*机智能力
「遇上问题的临场反应」关系着人的机智能力,但是在孩子单纯的生活中,并不会真的经常上演这些需要机智反应的情节。不过,故事书中倒是有很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处境呈现在孩子面前,透过每个作者的穿针引线、旁敲侧击或抽丝剥茧,终究会出现一个令人莞尔或豁然开朗的答案;而这些故事主人翁的机智反应,让孩子彷佛也身历其境地走完了这些过程。孩子是需要启发的,机智能力当然也不例外。

推荐书目:《阿文的小毯子》、《聪明的小乌龟》、《看谁在搞鬼》

*幽默感
我不知道学理上所谓的「大能力」,有没有包括「幽默感」在内,但这却是我个人偏爱的特质,我希望自己是个充满幽默感的人,也喜欢和有幽默感的人在一起。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遇上幽默感,应该都是愉悦而开心的,它可以拉近距离、缓和冲突、化解尴尬,使自己和别人都得到精神上的积极慰藉。儿童故事书里的幽默感,多得不胜枚举,不论用字遣词、故事结局都是如此,甚至光是绘图,也可以蕴含着无限的幽默感。

这些从故事书中自然浮现出来的幽默情境,并不是日常生活里所能遇到的、更不是一些搞笑卡通所能提供的。要让三岁小孩体会真正的幽默感并不容易,但举手可得的故事书里却处处得见,而且常常幽默到连我这个大人读起来都拍案叫绝,不得不发出赞叹之声呢。

我喜欢称这些幽默故事为孩子版的「心灵鸡汤」,不论是逗出孩子的哈哈大笑或浅浅微笑,好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接触到它们;如果让孩子的童年错过了这些书,也确实太可惜了。

推荐书目:《我不知道我是谁》、《有趣的小妇人》、《明锣移山》

认知科学学者洪兰在其着作《讲理就好》中,曾经对智慧下了新的定义—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这让我联想到女儿升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我们曾到美国探亲,于是就顺便想送一路读美语幼稚园上来的女儿到当地学校体验一下。第一天进入美国学校之前,我什麽话也没对她说,她也什麽事都没问我,只见行政人员带她进入一间教室,随后全班就被带到体育馆自由活动。其实,我当然暗自担心她在学校第一天,新环境加上新朋友,会不会放学后就告诉我明天不想再去了呢?

学校规定下午四点到六点是接孩子的时间,我于是四点一到就急急赶去,没想到她却是满面笑容,第一句话就对我说:「妈妈,妳明天可不可以六点再来接我?」我真的很惊讶,她的适应力怎麽会这麽好?因为她并不算是个非常外向的孩子。

当然,适应力好坏的成因不会只有一种,但不是有人说「打开一本书,就打开了一个世界」吗?她既然看过了千百个世界,只是再多经历一个,又怎麽会难适应呢!
阅读全文...

2010-05-17

专注与阅读习惯(转帖)

汪培珽 摘自《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故事书V.S.专注力

*听故事是培养专心的好方法
父母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论在上课、画画或从事各种学习时,都能展现专心的习性,因为在聪明才智等其他因素都先不谈时,能专心的孩子,在学习上就事半功倍了许多。然而,专心又是如此抽象,甚至抽象到超出父母所能掌控范围之外。我们可以强迫孩子回房做功课,却对孩子会不会专心写完功课似乎无计可施;我们可以约束孩子的外在行为,却无法规定他们的脑袋要想些什么。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藉由念故事书给他们听,来慢慢培养他们的专心度,就是一个好方法。这是长期的培养与练习,无法一蹴可及。我们可以视孩子天生的气质和兴趣,慢慢将听故事的时间拉长,从一次十分钟、十五分钟,慢慢往上增加。若是孩子每次听故事,都要我们念到精疲力竭才肯罢休时,这些听故事的机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孩子专心的习惯。

*静态的阅读,更能养成专注力
但是,我的一位朋友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的儿子看电视也很专心啊?」
认知科学学者洪兰曾提及:「电视屏幕是每秒二十四张的连续画面,眼睛无法倒退回去寻找前面的信息。」声光音效加上应接不暇的画面,只需要人脑短暂的专注力;而之前提到的想像力和思考力,在此时是无法派上用场的。但是听故事对小孩来说,由于他们面对的只有许久才翻一页的绘图,既没有声光音效、也没有快速转换的画面,这样静态的活动,将会需要较久的专注力。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机会接触这类静态呈现、又需要专注力阅读的书本,反而总是让电视或电玩来填补生活的空档和休闲,等到入学后,父母才发现孩子不专心的问题十分棘手,这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疏忽呢?


故事书V.S.阅读习惯

*念得够久、够多,孩子就愈能体会阅读之乐
书和孩子不是天生就会互相吸引的,我们帮孩子念故事书,就跟商品在做广告一样,只要广告播得够久、够好,我们就会愈发认同这项产品的可信度;同样地,只要父母的故事念得够久、够多,孩子就愈能发现书本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受。

让孩子爱上书本、主动阅读的秘密在哪里?就是父母要不间断地帮孩子念故事书,而且从愈小开始愈好。就这么简单吗?没错,而且这是父母最积极主动的做法。「积极主动」乃是造就成功的基石,我们不能只是听天由命,光想靠老天爷送我们一个天生爱书、喜欢阅读的孩子而已。

「没学过注音符号,就直接去上小学」-我为什么对儿子这么有信心,敢让他输在起跑点?其实,对从小饱听故事书的孩子来说,故事里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语汇基础,就是让他们得以从容面对各种学习的根本;而他们在学前对语文长期的耳濡目染,就是我对他们的信心来源。

当孩子熟悉了注音符号之后,我还是继续念故事书给他们听。由于听力会走在阅读力之前,三岁的孩子可以听五岁程度的故事书;五岁的孩子,则可以听国小程度的故事书。会不会认字的「技巧」并不是重点,对书本有没有「热忱」才是关键。技巧可以靠短时间密集学习,但热忱可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了。

*别光「叫」孩子看书,请直接拿书「念」给孩子听
女儿在完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形下,直到小学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主动阅读书本里的文字,面对这么久的「自动自发酝酿期」,换成是大多数的父母,早已心急如焚-「注音符号学了这么久,怎么还是光看图、不读字呢?」「老师规定的图书馆借书,明天就要还了,怎么连看都还没看呢?」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不要光用嘴巴「叫」孩子去看书,请直接拿起书本「念」给孩子听。所有优良的教育方式都无法速成,只要我们持续地念故事书给孩子听,一旦将「自动自发阅读」的开关启动之后,父母只要顺水推舟,确定孩子身边的书本不虞匮乏,这个一辈子受用的阅读嗜好,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阅读全文...

2010-05-13

快乐制造机(转帖)

吴金津
(原文链接:http://www.pda4x.com/read.php?tid=59904&fpage=3)
前几天到内湖听一场演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讲者朱平先生,分享如何让自己做个「快乐制造机」,他谈到他每天早晨都会去逛传统市场,每天都会制造一些快乐给卖菜的老板们。

比如他买了二十三元的菜,拿三十元给老板,说:「老板,二十三元算二十五元,找我五元就好。」这些老板们反应大致上有四种反应:
第一种:起初非常惊讶,之后非常开心地找了五元,说谢谢。
第二种:老板坚持找七元,不佔客户便宜,但老板很开心。
第三种:是多送点葱蒜,也很开心。
第四种:是最高竿的反应,「不然我帮你凑三十元好了,一共是三十二元,算你三十元就好。」
哇,真是高手,原本是要让老板占便宜的,反过来却让客户多买又有佔便宜的感受,更是个「快乐制造机」。

前日傍晚,我逛传统黄昏市场时,决定玩一下朱先生的游戏,暂时改了杀价习惯,想创造点快乐给老板们。我到一家以前常杀价、讨斤两的摊贩前,买了一百五十七元的青菜,结帐时,刚好听到菜贩老板对旁人说了一个笑话,非常好笑,我非常愉快地说:「老板,你好幽默,你的笑话很好笑,一百五十七元算一百六十元,这裡是一百六十元,不用找了。」老板笑了,说:「这怎么可以,不然妳还需要什么,我送你。」老板便送我一大块嫩姜。

后来到了另一家买甜不辣二十九元,拿三十元给老板,我说:「阿伯,二十九元算三十元,不用找了。」老板有点讶异,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还是找了一元给我,我笑笑地把一元还给他,说不用找,他赶紧又多放了一块甜不辣给我,从他惊讶转而高兴的表情,我知道我做到了。

回家的路上,我嘴角挂着微笑,哼着歌。睡前在日记裡写下:「算一算,我多花了四元,赚到了甚麽?
一、赚到了好心情;
二、赚到了老板的笑容;
三、赚到了老板的谢意;
四、赚到了老板的友谊;
五、赚到了一块嫩姜和一块甜不辣;
六、赚到了愉快的晚餐。」

当我们决心要当个「快乐制造机」时,就会感染对方,形成一个良性的影响,让更多周遭的人像我们一样,成为「快乐製制造机」。

试试看……想想那些画面,心裡跟着微笑与开心了起来。

中国时报 浮世绘 2007/09/22
阅读全文...

2010-05-09

自己做图画书 (转帖)

指导‧ 郑明进、苏振明

以下是以7~12岁的孩子为对象,所示范的几种简单的做书形式,以及编写图画书的方法。

◎设计书的形式
要准备的东西有:半开大的纸四张、剪刀、美工刀、画笔、颜料。

纸的质料可以依孩子的喜好选择,比方说图画纸、牛皮纸、再生纸、粉彩纸都可以。另外,妈妈可以多准备几大张旧报纸,让孩子在正式动手裁切前,先试做样本。


八页书
做法:
1.将一张半开大的纸直摆如图1,分成四等分剪开。
2.将剪开的纸叠在一起,如图2装订好,就是一本简单的八页书。

这样一本八页书,除掉封面、封底页,内页总共有十四页,很适合创作成一本故事图昼书。如果故事很长,孩子可以多做一两本八页书,装钉在一块,内页就更多,更容易发挥了。



六页书
做法:
1.首先,如图3将半开大的纸横摆,折成八等分。并将AB之间的折线剪开。
2.如图4一样将纸上下对折,再按图5所示,将剪开的AB线撑开,沿着沿线部分折起来如(图6),就成了一册奇妙的六页书。


形状书
做法:
1.将半开的纸如图7所示,对折两次,依折线裁成四个长条。
2.把其中两个长条如图8分别折成A和B两个四等分。
3.然后将A的斜线部分裁去,B的斜线部分涂上胶水,把AB两长条黏成一大长条,折成图9的样子。
4.接着,要孩子依他想要的设计,把每一折个别画上不同的图形轮廓,像城堡、山林或夜景图如图10。

画好后将图形以外的斜线部分裁掉,展开来后就成特殊的形状书,而先前剩余的另外两个长条,就可以留待制作「礼物书」。设计图形时,妈妈要提醒孩子注意让每页连接部分的图形要能接得起来才行。


礼物书
做法:
1.将刚才做形状书剩余的另外两个长条,依照图8、图9的步骤黏接、折叠成一册长条书。
2.然后另外裁一张长度和折好的长条书一样,但是宽度是长条书两倍又多四公分的纸,如图11把长条书包起来,用丝带绑好,就是一本别致的礼物书了。




◎自己动手编写图画书
一、讨论内容
刚开始时,妈妈需要引导孩子讨论一下他想编什么样的图画书。好比说,孩子想替每位家人写介绍,配上他们的生活照或素描,那么妈妈就要提醒他可以把每个人的个性、嗜好、最喜欢的东西、最讨厌或害怕的东西……通通表现出来,像哥哥最爱赖床、爸爸爱抽烟、妹妹最怕蟑螂、妈妈最喜欢画画等等。

或者,孩子想做一本「我的梦想」,那么妈妈可以告诉他先把自己的梦想一一列出来,并逐一和他讨论如何表达,比方说孩子第一想做大将军、第二想做老师、第三想做科学家那么他可以把大将军统御千军的场面、老师作育英才的情形、科学家做实验和研究的步骤描绘出来。

要是孩子想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编一本图画书,妈妈可以先教孩子把故事说一遍,看看情节是否紧凑合理,再一起讨论要不要增减什么细节。


二、设计角色,试做样本
讨论过后,妈妈要教孩子设计角色人物,比方说有几个主角、配角,每个角色的个性、特色是什么。接着,妈妈还要和孩子讨论一下角色、情节出场的顺序。这时候,孩子可以先用普通白报纸试做一本小型样本书,把他的构想编绘在上头。

至于选择什么样形式的书,就要看内容而决定。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做家族传记不妨用活泼一点的方式,比方说孩子可以做一本人形轮廓的形状书,并且依人数和内文的多寡增加或减少篇幅;如果是「我的梦想」,可以用普通的八页书,给人平实的感觉;要是寓言故事,可以用奇妙的六页书做法,给人新鲜感。当然,如果孩子想要在好朋友生日时,送人家一本「我的好朋友」,那么他可以用礼物书的做法,相信收到的朋友一定会很兴奋的。

做好的样本书可以先给家人试阅,让孩子听听大家的意见,再正式编绘到做好的同形式空白书上。


三、安排图文,营造风格
一般说来,根据我们的阅读习惯,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的位置最好互相呼应,不要隔离太远;而且图文的比例要恰当,在视觉上不要造成太拥挤的感觉。妈妈不妨带着孩子研究「汉声精选世界最佳儿童图画书」第四辑,让他了解作家和画家如何编排,并且体会如何用色调、字体的变化营造书的风格。

像「小豆荚太平洋的长途旅行游记」运用手绘明信片和相片的方式,加上俏皮的手写字,给人一种轻快活泼的旅游气氛;「安安──和白血病作战的男孩」则运用清雅的色铅笔和水彩,软化严肃的病痛主题,呈现光明轻柔的气氛。

最后,妈妈记得提醒孩子,设计封面时要注意与内容呼应,同时封底的风格也最好和封面一致,比较有整体感。这样完成一本图画书,相信孩子一定会很有成就感,如果用做送人的礼物,一定会让受礼的人有种意外的惊喜,而且孩子一定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画者接到作者的稿子后,开始替每段文字 构思插画。

完成一本书,光靠作者和画者还不够喔,还需要编辑人员的细心编排与校对。

撰写、编排、印刷、装订都做完后,还得设计封面和书衣,一本书才算真正完成。


◎以上图片选自《如何做一本书》


本文录自《汉声精选世界最佳儿童图画书第4辑 妈妈手册》 阅读全文...

2010-05-04

做个“会保护”的父母

来源:钱江晚报

        许多机构已将儿童意外伤害作为研究课题,在大量事实调查和数据积累后医生发现,父母是否具有安全保护意识,与孩子是否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密切相关。为人父 母,需要“会保护”孩子。

1)教会孩子基本交通规则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18万以上的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 的儿童致残。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飞 来横祸谁也无法预计,但至少我们可以不让孩子因自己的违规和疏忽而引起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家长平时就应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2)教会孩子珍惜生命
许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忍心让他们知道死亡的可怕。这是不对的,父母应让孩子知道死亡的概念,并教育他们懂得珍惜生命。比如,家长应教会孩子哪 些工具是不允许小孩使用的;某些动画片中人打不死摔不死的场景也容易让孩子淡化对死亡的恐怖感,家长要适时地告诉孩子这是虚构的,不可以模仿。
阅读全文...

2010-05-01

你,抱对了吗?(转帖)

摘自台湾《学前教育杂志》

人家常说,孩子一哭千万不要赶快抱他,以免宠坏孩子,但也有人说拥抱可以立即安抚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抱孩子呢?

孩子为什麽要您抱?

情感性依附的需要
宝宝六个月大开始认人的时候,会因为看到陌生人就焦虑,父母离开就哭闹,这些都是情感性依附的 自然表现。爸妈这时要常抱抱他。等到这段时间(6个月至一、两岁间)过去后,这种依附的需要便会逐渐减低。

工具性依附的需要
婴幼 儿在学会爬行、走路以前,都需要借助爸妈的拥抱,来移动身体、扩展生活的空间,这在孩子能自由活动后就逐渐消失,到时他忙着玩,可不一定要您抱囉!

制约习惯的反应
爸妈听到孩子哭了,就把他拥入怀里,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学习到:不舒服、有需要时就哭;哭了以后就期待着被抱。如果没有人抱,便哭 闹不休。尤其4~8个月大时,正是伸手取物或握奶瓶的开始,东西掉了他才知道会去找,所以宝宝的经验是「哭了->妈妈来了」、「哭了->妈妈 抱了」。

抱多就黏人?
宝宝只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并不懂得「忍耐」,因此,当他以哭表达被拥抱的需要,却受到忽视 时,他只会愈哭愈大声,直到声嘶力竭,此时他的失望与无助已经佔满心头。
宝宝哭了,我们就该去抱他、观察他、瞭解他哭的原因,不要因为怕给他过度 的疼爱,而对抱抱有点迟疑。如果我们对于宝宝的呼唤不加理会,恐怕幼小的心灵会有挫折感,影响日后对这个美好世界的信心喔!

愈抱愈不依 赖!?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安丝渥(Mary Ainsworth)研究发现,哭了之后立即收到反应的婴儿,一岁以后还会哭闹的比率比较低。学者认为,妈妈对婴儿的需求愈是敏感,婴儿就愈有安全感,不 但能和妈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且敢于外出探索,逐渐脱离依赖。

个案研究则发现,两个在两、三个月大时哭闹程度相当的婴儿,A宝宝的父 母对孩子哭闹不烦不乱,仍然跟他说话,抱着逗他玩。B宝宝的父亲则极少花时间陪小孩,只要他一哭,母亲就把他抱在怀裡走来走去,很少跟他说话,或是陪着他 玩。等到一岁左右,A宝宝只要在父母身边不远,大部分时间都能快快乐乐地自己玩:B宝宝却仍然时常哭闹,要求大人抱。

爸妈对于孩子的需求 及成长的脉动较为敏感,较能适时扩展孩子的行为能力,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况下也能有安全感,能自得其乐。所以研究中的B宝宝仍然得倚赖较原始的方式 ──被抱才觉得安全、快乐。

抱,就够了吗??
从表面看来,抱孩子不过是把孩子抱在怀裡而已,事实上,有几种常见的「抱」的态度是 值得商榷的:

应付型
有的人抱孩子常常是「纯」抱孩子,也就是两手抱着孩子、眼睛却盯着电视或是与人交谈,很少注意、关切到孩子真 正的需要,或与孩子有任何沟通。这使得「抱」成为大人的负担,孩子的需求也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枉费了「抱」的功能。

全天候型
有的 家长在孩子哭闹或有异样反应的时候,就立刻放下其他工作来抱孩子。这种处理态度往往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学习面对和等待──面对遭遇不适的小小挫折感和等待妈 妈把事情做到一个段落。

控制型
这种态度多发生在孩子开始学爬或学走,对周遭事物充满探索兴趣的阶段。为了避免孩子乱爬、乱摸,有 的家长索性把孩子抱在怀裡,以避免处理善后,但是却因而限制了幼儿四处探索的机会。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错过孩子行为发展的关键时刻,阻碍了发展学习独立 的基本能力。
阅读全文...